第三章 知识青年(一)

2021-10-30

一九六八年,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最新指示发表后,学校通知曾还好到学校参加学习班,动员上山下乡。曾还好班上有五十九名同学,后来听说只有两名同学被包送到金城中学读高中,其余城镇户口的学生就要被安排上山下乡。曾还好接到通知来学校参加上山下乡学习班,要带被子住在学校,要写上山下乡的决心书,什么时候写了决心书,就可以离开学校,由学校指派专人帮助办理相关上山下乡的手续。班上好多同学都去了知青点,知青点的知青人数比较多,而且都是原来的同班同学,比较熟悉,大家彼此有个照顾。曾还好可能长期没到校,当时也不知道知青点。

   

十六岁的曾还好于一九六八年八月二十七日插队本市雪安公社三大队三小队,与原本素不相识的常全共同生活。常全有个姐姐六四年就插队到雪安公社七大队了,妹妹六九年插队到姐姐那儿。常全比曾还好早插队十几天。常全是金城市最好金城中学学生,是六六届初中毕业生,文学功底很好,写一手好字,笛子吹得非常好。


两个知青农友命运同苦,相互关照,同做同吃一锅饭,生活得很艰苦而简单。

   

生产队对曾还好和常全生活方面很照顾,陈队长人很朴实厚道。曾还好和常全被安排在大队里没收地主的三间瓦房里,三间房没有一间一间的隔墙,屋里也没有什么家具,有一张吃饭的小桌子,两张床铺放在最东边靠墙。西边一间是一个柴火灶。

  

曾还好有一个长方形的包装茶叶的小木箱子,箱子里放着些衣服和物品,是曾还好家当的所有。

  

知青的生活比较艰苦,一没电,二没自来水,三没煤球炉子,两个人生活,每天要自己煮三顿,也够自立和很辛苦的了。

  

早上,天蒙蒙亮就要到队里出工,每天队长领着大家早请示。一群社员在队部里,在一盞马提灯下,面对毛主席像,在副队长的带领下,进行早请示。首先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万寿无疆!万寿无疆!敬祝林副主席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再合唱一首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歌。早请示完成之后,参加队里的劳动。

  

曾还好和常全烧饭用的是柴火灶,灶里放进柴草,要用风箱往灶堂里送风,刚买来的风箱出风口和柴火灶的进风口正好是反的,刚开始烧饭还得两个人一起上,一个人放柴草,一个人在对面拉着风箱。

  

那年冬天,曾还好和常全日子也不好过,冬天也没什么吃的,当时两个知青也没有自留地,也不会在屋前屋后种点蔬菜什么的。门前是队里的一块胡桑树田,胡桑田里套种了大头菜。田里的大头菜就成了他们最好的蔬菜,一冬下来,靠门前的大头菜都被吃完了。没柴草做饭,曾还好在队长的同意下,到队里大场去背点稻草回来烧火做饭。稻草本来是队里牛吃的草料。社员家里做饭烧火都不用稻草,一般用玉米秸秆或棉花秸秆。稻草烧火一是没有火候,二是积灰太多。  曾还好在队里做过很多农活,与队里的社员一起,安排什么农活就做什么农活,插水稻、收割稻子,挑粪桶浇粪。曾还好还参加过挑河,那时兴人工挑河,一个队里分一段,在平地里挑出一条河来,挑河最苦最累的是中间期,每担泥都要从没成形的河里向岸上挑泥土,上岸的泥土要送到形成土堤上,一担泥要爬两段坡。挑河的场面非常壮观,一眼望去,人群麻麻,成千成百的民工挑河,打号子的声音也很震撼。曾还好参加挑河肩上的皮都被磨破了,也只好坚持继续挑。但是挑河也有好的方面,不用自己做饭,不用花钱,米饭能吃饱。

  

十六、七岁的曾还好也很调皮,自制了一把弹弓,队里大场上在芦草帘上晒着棉花,也许棉花里的些小虫子,吸引一些鸟儿在棉花里找虫子吃,曾还好经常用弹弓打鸟,打到两、三只白头翁鸟,两个人就能改善一下伙食。

   

有一段时间,大队的卫生所临时在曾还好和常全住的房子里,大队的卫生所帮整个大队的社员看病,卫生所就一名冒医生,冒医生是专业医校毕业的。要是队里分到鱼,或者回城后带来好吃的,曾还好和常全就请冒医生吃饭,三个男人吃饭总得有点酒吧。冒医生勾兑红酒。冒医生用止咳糖浆,加上一些凉开水,再加一点点酒精,就成了我们餐桌上的红酒了。

   

三人美美的品尝着红酒,吃着自己做的菜,享受着快乐。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